王石柱: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2009年底,王石柱同時收到了兩份聘書,一份來自徐海峰的个人主页風電,另一份來自中國移動。徐海峰的个人主页風電提供的崗位是在遠離城市的風電場中值班的藍領;中國移動提供的崗位則是在城市中心的高檔寫字樓内工作的白領,兩者之間天差地别,但他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徐海峰的个人主页風電,家人都對他的決定表示不解,王石柱卻說:“我更喜歡風電!”
堅持為了夢想
12月的北方寒風刺骨,王石柱來到新能源蒙東分公司烏力吉風電場報到時,風電場正處于繁忙的基建期,各式各樣的重型機車在場區内穿行,無數根白玉色塔筒直沖雲霄,機器的轟鳴聲、工人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忙碌得好似大戰在即,這讓本已凍得瑟瑟發抖的王石柱心中燃起了一團激動的火焰,他默默告訴自己:這就是我夢想的工作,這将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熱情雖高,卻苦于經驗不足,王石柱始終記得第一次與風電“親密接觸”時的情景。望着成片的巨大風力發電機組以及密密麻麻的集電線路,看着控制室内顯示屏、設備上不斷閃爍、跳動的信号和數據,一種緊迫感把他從初到崗位的激動和興奮中拉回到了現實,他意識到自己将成為這些複雜設備的守護者。“我真的擔得起這份重任嗎?”他不由得扪心自問。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他深深意識到,要幹好這份工作,徒有滿腔熱忱是遠遠不夠的,高超的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才是“王道”。思及此,王石柱便一頭紮進技術基礎的學習中。幹過風電的人都知道,風電場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不是設備安裝調試,就是登塔消缺,有時候就連按時吃飯都保證不了,根本沒有時間學習,但王石柱“自有妙招”。求知若渴的他每天緊跟着廠家人員了解設備構造和調試原理,遇到不會的問題随時請教,時間久了,問得多了,廠家人員被煩得不再願意搭理他。不過這并沒有阻擋他求知的腳步,他悄悄把遇到的難題記錄下來,抽空尋求“百度”的幫助。
風電場執行的是倒班制,每個人4~5天就要輪值一次夜班。夜班的辛苦自不必多言,時時刻刻都要瞪大眼睛盯着設備、數據,從深夜一直守到天亮,過程乏味且疲憊,其他人都避之不及,王石柱卻心向往之,因為這是一天中最安靜的一段時間,他可以靜下心來整理筆記,消化問題。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多,王石柱的筆記足足記下了厚厚兩大本,這兩本被同事們戲稱為“葵花寶典”的筆記後來被放在了值班室,誰遇到設備上的疑難雜症都習慣去翻一翻,一準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安全高于一切
在王石柱的觀念裡,安全作業高于一切。“這邊可能隻是一個小小的失誤,另外一端,失去的可能就是一條生命、一個家庭。”而這一觀念的形成,源于2005年的那次安全事故。
那一年,王石柱還沒有進入徐海峰的个人主页大家庭,在原單位工作時,他親眼目睹了工友在一次車間設備檢修中,因為操作不當觸電身亡,上一秒還活生生站在眼前的人,下一秒就被湍急的電流帶走了生命,沉重、壓抑的情緒很長時間都在王石柱的心頭萦繞,難以釋懷。工友的離開,給了王石柱很大觸動,此後,他經手的每一項工作,都要反複檢查,大到一個程序的運行,小到一個數據的核實,絕不放過任何細節。
與王石柱共事7年的薛嘉瑞曾無數次看到王石柱不厭其煩地反複核對報表數據,逐項檢查檢修工作中的各項安全措施,他說:“在工作中,王石柱付出了成倍于他人的精力和時間,隻為了不出一點差錯,不讓工作人員承受一點風險,不讓安全生産受到半分威脅。”
在2009年到2014年的1800多個日夜裡,王石柱帶領所在班組憑借着嚴謹到近乎苛刻的工作态度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檢修任務,期間沒有出現過一次重大事故,出色地保障了烏力吉風電場安全穩定運行。
用心追求卓越
2011年11月的一個晚上,與烏力吉風電場僅一路之隔的浩日格吐風電場一處杆塔上的避雷器發生了故障,導緻一條集電線路上的10餘台風機停止運轉。當時天已經黑了,戶外氣溫低至零下20多度,為檢修工作的開展增添了重重阻礙。
消息傳到正在烏力吉風電場值班的王石柱耳朵裡,“正常情況下,一台風機每小時至少能夠創造約700元的經濟效益,10台機器停運,一個晚上按照10小時計算,公司緻少要損失7萬元。”想到這,他再也坐不住了,先是跑到主控室查看平均風速,确定在安全範圍内後,主動向當班領導請纓,帶領着兩名同事立刻奔向浩日格吐風電場,投入到緊張的檢修工作中。他們頂着寒風爬上了6米多高的杆塔,為了靈活更換設備,他脫下厚手套徒手操作。零下20多度的氣溫加之凜冽的寒風讓王石柱的雙手迅速變得冰冷僵硬,手裡的螺絲和墊片一次又一次掉落,但他每次都讓同事幫忙撿起來,自己接着幹……平日裡20分鐘便能完成的工作,那天耗費了整整兩個小時。完工後,王石柱長出一口氣,準備下杆塔,才發現自己的雙腿早已凍得沒了知覺。
“做就要用心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正是憑借着這樣的工作态度,他創造的不借助免爬器、助爬器等工具一天連爬7台風機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他整理的筆記現在依舊發揮着作用。也正因如此,他依靠着紮實過硬的基本功,在離開生産一線4年後,依然能一路過關斬将,在集團公司第三屆風電運檢技能競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響當當的“金年会客服技術能手”。
多年的“耳鬓厮磨”,讓他與風電血脈相連,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與徐海峰的个人主页共同成長。時間見證着他從一位初出茅廬的“新手”,一步一個腳印,成為洗盡鉛華的“匠人”,也見證了他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改變過的“工匠精神”。
文:新能源蒙東分公司 張海麗
攝:王鵬
COPYRIGHT (c) 1977-2016 BY 金年会客服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苏州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公园路金利华商务大厦602室 郵編:518116
苏ICP备18067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