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客服

當前位置: > 全會聚焦
李克強:“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20-11-20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這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制定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十四五”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直是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标。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規劃确定的目标任務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過去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沉着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2016年至2019年我國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7%,2019年人均國内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能夠實現正增長、總量突破100萬億元。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消費持續發揮經濟增長主拉動作用,糧食産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較快增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發展新動能成長壯大,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傳統産業加快升級,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蓬勃開展,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3億戶,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着生産生活方式、塑造中國發展新優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縱深推進,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實施。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更大範圍拓展,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總體保持穩定。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現行标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即将全部脫貧。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态環境明顯改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金融運行總體平穩、抵禦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城鄉低保等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标志着我們站到了新的曆史交彙點,即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

  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内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分為兩個階段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從外部環境看,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世界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産業鍊供應鍊面臨沖擊,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2020年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恢複正常增長水平需要時間。從國内發展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創新能力不适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生态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還有明顯不足。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很大,需求不足制約經濟穩定恢複,企業特别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産經營困難較多,穩就業保民生面臨很大壓力。我國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有獨特政治和制度優勢、雄厚經濟基礎、巨大市場潛力,億萬人民勤勞智慧、人力人才資源豐富,發展具有強勁韌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也不會改變。隻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直面困難挑戰,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就一定能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二、深刻領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

  《建議》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緻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上述指導思想和原則,共同構成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這是黨中央在全面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經驗、準确把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内外發展大勢、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統籌考慮2035年遠景目标和未來五年發展目标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指導方針内涵豐富、意義重大,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要把指導方針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深刻理解其精神實質、核心要義、創新觀點、實踐要求,掌握内在邏輯和相互關系,更好指導實際工作。要結合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戰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從更寬視野、更深層次理解把握指導方針,使各項工作有機銜接、協同推進。要将指導方針與《建議》提出的發展目标、戰略任務、重大舉措融會貫通,增強領會和貫徹《建議》精神的系統性整體性。

  三、全面貫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

  指導方針是總體要求和行動指南,必須貫徹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切實把指導方針落到實處,貫徹好新發展理念。

  要立足國情、聚力發展,着力辦好自己的事。黨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将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水平并不高,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制造業和服務業正在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我國要在現代産業、人民生活、生态環境等領域接近或者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基本國情、立足最大實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要貫徹好新發展理念,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别是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也會給各國帶來機遇。

  要穩中求進、務求實效,協調推進各方面工作。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對于我們這麼大的經濟體量而言,一定意義上講穩就是進。要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我們在“六穩”基礎上提出要“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鍊供應鍊穩定、保基層運轉”。做到“六保”特别是“前三保”,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鍊供應鍊穩定,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保基層運轉是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轉的重要保障。“六保”不僅是當前工作的着力點,也是“十四五”時期要面臨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實現更高目标夯實基礎。經濟社會是個大系統。要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同性,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闆、強弱項,促進城鄉區域平衡發展、産業合理布局和結構優化、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要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充分利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我們強調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決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封閉運行,而是既要堅定實施擴大内需戰略,也要更大力度擴大對外開放,構築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

  要踐行宗旨、施政為民,在發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當前,人民群衆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廣泛并且日益多元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公平,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合理區分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滿足群衆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擴大内需,要突出民生導向,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拓展市場空間、拉動經濟增長,走出一條經濟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建議》已經全會審議通過,國務院将據此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把指導方針真正體現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中,從主要指标設置到重點任務謀劃,從重大工程确定到重大政策提出,都要鮮明體現《建議》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制定出一個符合我國實際、順應人民期盼、引領未來發展的好綱要。在制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以及地方規劃時,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系統觀念,找準切入點和着力點,把指導方針的各項要求貫徹到相關規劃中去,形成定位準确、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國家規劃體系。要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确保黨中央關于“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中國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廣大幹部群衆筚路藍縷、千辛萬苦幹出來的。把規劃變成現實,要把指導方針真正體現到實際行動中,仍然要靠苦幹實幹。各地區、各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發揚實幹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紮實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我們國家大,各地情況千差萬别,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要不斷提高在複雜形勢下謀發展、抓落實的能力,善于用改革創新辦法破解難題、化解風險,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堅決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創業創新松綁減負降門檻,充分激發上億市場主體活力和全社會創造力,彙聚推動發展的強大動能。

  藍圖已經繪就,使命催人奮進。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8日 03 版)

  


http://mslgny.com http://houchaozhi.com http://hzjnpf.com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