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檢修界的“定海神針”
瘦瘦高高,戴着一副眼鏡,看起來腼腆而斯文,是檢修公司技術質量部專工王健給人的第一印象。專注、創新、低調、嚴苛、精益求精是工友們對他的評價。在工友們眼中,他就是團隊的“定海神針”。
1990年,王健從上海電力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石洞口一廠檢修部汽機本體班工作。30年的歲月裡,他從一名普通的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專業工程師、高級技師。他總說:“專注做好一件事并做到極緻,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打破國外壟斷的先行者
西門子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工業汽輪機制造商,堪稱全球工業汽輪機的鼻祖。2016年,檢修公司首次承接了西門子超超臨界100萬千瓦火電汽輪機組筒式高壓缸檢修和西門子原裝蒸汽—燃氣發電設備汽輪機島大修任務,而這兩項技術一直被西門子公司所壟斷,國内沒有可借鑒的案例,項目難度極大。
“一開始,我們也想請西門子的外國專家參與項目,但他們提出需支付500~600萬元的人工費。”王健說。
為了完成任務,讓外國專家心服口服,王健翻閱了大量技術資料,編制工期、制定檢修計劃,攻克了高壓主汽門與高壓缸連接大螺紋環檢修拆裝等一系列難題,并主持、制定軸系調整方案。通過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項目順利完工,并且比預計工期縮短了3天。檢修完成後的高壓缸缸效,比檢修前提高了6個百分點。不僅節省了每台機組近400萬元的檢修費用,還确立了檢修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徹底打破了國外公司的長期壟斷局面。
追求精益求精的檢修人
在30年的汽輪機檢修工作中,王健一直秉持着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對待細節精益求精的态度,堅持把所有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極緻。徒弟唐睿這樣形容他:“師傅對待工作非常嚴謹,經常告誡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007年9月,太倉電廠二期機組大修進入汽輪機高壓缸扣缸階段。作為班組技術員的唐睿和作為汽輪機檢修項目技術總負責的王健,就推力軸承回裝定位工序的執行時間産生較大分歧。設計标準給出的允許偏差範圍為±0.13毫米,在扣缸完成後進行推力軸承安裝完全可以達标,但王健堅持一定要立刻進行回裝工作,将誤差嚴格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杜絕機組運行後因機械原因造成的軸向位移偏差,減少跳機風險。但代價是在推力軸承定位安裝完成前,其他所有扣缸工作必須停止。大家都認為在達到标準的前提下不必嚴格将誤差控制在極其微小的範圍内,但王健卻堅持己見。
王健力排衆議的堅持在2014年得到了回報,有一次,電廠機組在啟動時産生了軸位移偏差,導緻當初被大家認為不必過于計較的“小問題”被無限放大。“幸虧我們及時拿出了檢修回裝數據,确定誤差僅為0.03毫米,完全可以排除因機械偏差造成的影響。”正是由于王健的精益求精,避免了為驗證機械偏差而導緻機組檢修全部返工的重大質量事故。
注重創新傳承的授業師
說起王健的工作态度,工友們贊不絕口。“他對待工作像一名藝術家對待作品一樣嚴苛、精益求精。”“他就是我們團隊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我們特别踏實。”正是由于王健的不懈努力和嚴謹的工作态度,他先後獲得集團公司首席技師、華東分公司先進個人、上海市寶山區領軍人才、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大國工匠”、中央企業“百名傑出工匠”等榮譽稱号,2018年獲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除了注重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王健還特别注重傳承。自調至技術質量部以來,他身兼數職,既是“空中飛人”,常年奔走于各個電廠提供技術支持;也是技能鑒定站高級考評員,參與系統内各電廠的技術人員培訓及技能考核鑒定工作;還是轉機現場診斷和檢修技術技能大賽裁判長,以賽促訓,挖掘更多技能人才。
王健作為汽輪機檢修技術創優團隊帶頭人,帶領公司的技術骨幹刻苦鑽研汽輪機檢修、現場振動診斷等技術,舉辦過12場專項技術指導課程,培養出優秀青年員工30餘名,其中5人已獲得技師技能資質,其餘均獲得高級工技能資質,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負責人,由他帶出的3名青年骨幹目前已具備獨立主持筒式高壓缸檢修任務的能力。他還善于總結檢修經驗,由他組織編寫的《大型汽輪機通流部分檢修技術規定》,不僅成為檢修公司公開發布的規範,更為系統内各電廠的檢修工作提供了指導。而他制定的西門子筒式高壓缸檢修流程,則已成為檢修公司涉足高端前沿業務領域的規範性技術标準。
“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既然從事了檢修這個行業, 就要熱愛這份工作,必須保持專注、追求完美,并讓這種精神代代傳承。”從王健樸實的話語中,我們讀出了他對檢修工作的熱愛與執着。
1990年,王健從上海電力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石洞口一廠檢修部汽機本體班工作。30年的歲月裡,他從一名普通的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專業工程師、高級技師。他總說:“專注做好一件事并做到極緻,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打破國外壟斷的先行者
西門子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工業汽輪機制造商,堪稱全球工業汽輪機的鼻祖。2016年,檢修公司首次承接了西門子超超臨界100萬千瓦火電汽輪機組筒式高壓缸檢修和西門子原裝蒸汽—燃氣發電設備汽輪機島大修任務,而這兩項技術一直被西門子公司所壟斷,國内沒有可借鑒的案例,項目難度極大。
“一開始,我們也想請西門子的外國專家參與項目,但他們提出需支付500~600萬元的人工費。”王健說。
為了完成任務,讓外國專家心服口服,王健翻閱了大量技術資料,編制工期、制定檢修計劃,攻克了高壓主汽門與高壓缸連接大螺紋環檢修拆裝等一系列難題,并主持、制定軸系調整方案。通過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項目順利完工,并且比預計工期縮短了3天。檢修完成後的高壓缸缸效,比檢修前提高了6個百分點。不僅節省了每台機組近400萬元的檢修費用,還确立了檢修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徹底打破了國外公司的長期壟斷局面。
追求精益求精的檢修人
在30年的汽輪機檢修工作中,王健一直秉持着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對待細節精益求精的态度,堅持把所有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極緻。徒弟唐睿這樣形容他:“師傅對待工作非常嚴謹,經常告誡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007年9月,太倉電廠二期機組大修進入汽輪機高壓缸扣缸階段。作為班組技術員的唐睿和作為汽輪機檢修項目技術總負責的王健,就推力軸承回裝定位工序的執行時間産生較大分歧。設計标準給出的允許偏差範圍為±0.13毫米,在扣缸完成後進行推力軸承安裝完全可以達标,但王健堅持一定要立刻進行回裝工作,将誤差嚴格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杜絕機組運行後因機械原因造成的軸向位移偏差,減少跳機風險。但代價是在推力軸承定位安裝完成前,其他所有扣缸工作必須停止。大家都認為在達到标準的前提下不必嚴格将誤差控制在極其微小的範圍内,但王健卻堅持己見。
王健力排衆議的堅持在2014年得到了回報,有一次,電廠機組在啟動時産生了軸位移偏差,導緻當初被大家認為不必過于計較的“小問題”被無限放大。“幸虧我們及時拿出了檢修回裝數據,确定誤差僅為0.03毫米,完全可以排除因機械偏差造成的影響。”正是由于王健的精益求精,避免了為驗證機械偏差而導緻機組檢修全部返工的重大質量事故。
注重創新傳承的授業師
說起王健的工作态度,工友們贊不絕口。“他對待工作像一名藝術家對待作品一樣嚴苛、精益求精。”“他就是我們團隊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我們特别踏實。”正是由于王健的不懈努力和嚴謹的工作态度,他先後獲得集團公司首席技師、華東分公司先進個人、上海市寶山區領軍人才、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大國工匠”、中央企業“百名傑出工匠”等榮譽稱号,2018年獲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除了注重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王健還特别注重傳承。自調至技術質量部以來,他身兼數職,既是“空中飛人”,常年奔走于各個電廠提供技術支持;也是技能鑒定站高級考評員,參與系統内各電廠的技術人員培訓及技能考核鑒定工作;還是轉機現場診斷和檢修技術技能大賽裁判長,以賽促訓,挖掘更多技能人才。
王健作為汽輪機檢修技術創優團隊帶頭人,帶領公司的技術骨幹刻苦鑽研汽輪機檢修、現場振動診斷等技術,舉辦過12場專項技術指導課程,培養出優秀青年員工30餘名,其中5人已獲得技師技能資質,其餘均獲得高級工技能資質,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負責人,由他帶出的3名青年骨幹目前已具備獨立主持筒式高壓缸檢修任務的能力。他還善于總結檢修經驗,由他組織編寫的《大型汽輪機通流部分檢修技術規定》,不僅成為檢修公司公開發布的規範,更為系統内各電廠的檢修工作提供了指導。而他制定的西門子筒式高壓缸檢修流程,則已成為檢修公司涉足高端前沿業務領域的規範性技術标準。
“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既然從事了檢修這個行業, 就要熱愛這份工作,必須保持專注、追求完美,并讓這種精神代代傳承。”從王健樸實的話語中,我們讀出了他對檢修工作的熱愛與執着。
文:檢修公司 徐莉娟
攝:徐海
COPYRIGHT (c) 1977-2016 BY 金年会客服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苏州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公园路金利华商务大厦602室 郵編:518116
苏ICP备18067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