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客服

當前位置: 金年会客服  >  專題聚焦  >  2018年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  故事  >  人物故事 > 正文
徐海峰的个人主页榜樣——那紅宇
“三顆紅心”逐夢追風
發布時間:2018-10-20 信息來源:金年会客服

  


  新能源公司遼甯分公司檢修中心副主任 那紅宇:

  “改革開放以來,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們思想文化的豐富,物質生活的富足,更有感國力的強大。美好安定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将始終跟随公司的腳步,踐行徐海峰的个人主页三色文化,為改革開放取得更大的成果而努力。”

  那紅宇,曾榮獲全國電力行業第二屆風力發電運行檢修技能競賽個人和團體兩項冠軍,并且是201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這個從火電轉到風電的年輕人,在徐海峰的个人主页的八年,憑借着滿腔熱血和執着,紮實工作,從技術上的“門外漢”成長為技能大賽的冠軍得主;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中層管理者;從青澀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大家都親切稱呼他“老那”。

  一顆嚴于律己的“敬業心”

  2009年,老那從火電轉行來到徐海峰的个人主页新能源,一切從頭開始,與傳統火電相比,風電有着全然不同的産業模式,點多面廣線長,每台機組更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對風電系統員工的多專業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來乍到,老那和其他同期步入風電行業的同事們一樣都是 “門外漢”。

  當時正是公司快速發展的時期,風場大多都是新人,沒有師傅帶,廠家更是不願意教,老那一邊自學,一邊“偷師學藝”。他一遍一遍地翻閱圖紙,在設備安裝的時候,鑽到風機裡去研究零部件,空閑時間就給自己模拟出一個個故障,把機器拆了裝、裝了拆。有時在風機裡一呆就是十多個小時,每天觀察廠家人員的動向,隻要他們準備出去巡檢,老那就提着工具包,先爬上塔等着,嘴上說幫着輔助工作,其實是準備偷學他們的消缺過程,并默默記在心裡。就這樣,老那從最基礎的擦拭設備、搞衛生開始做起,到巡檢、定檢、維護、檢修,一步一個腳印,終于掌握了一些技術。

  2011年,他被調到高山子風電場擔任代班長,為了盡快掌握67台華銳SL1500/77型風機組的分布情況,他利用休息時間,把所有的線路都走了一遍。高山子風場建在偏僻的山區,最遠的一座風機,從升壓站開車往返需要一個半小時。有的風塔建在山頂,看起來近在咫尺,但徒步走起來要翻山過梁幾個小時。冬天,零下20多攝氏度,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風都能吹到骨頭縫裡,為了能走得快一點,他每次隻穿一條不太厚的褲子,拄着木棍,在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經常一天下來,絕緣靴裡灌滿了積雪,褲子刮了一道道口子,全身凍得連刺紮進肉裡都沒了感覺。實地走了8次,老那終于摸清了風場168基杆塔、67台箱變和風機的精準點位。自此以後,每次定檢維護,他都能夠快速準确地到達故障地。

  回憶起當年,老那說:“這麼急于想要掌握風電設備運維,也是考慮到了一旦質保結束,客服人員撤場,自己能夠把手中的設備接過來,早日實現自主維護。靠誰不如靠自己。”

  新能源公司遼甯分公司以實現自主檢修維護為目标,2017年成立了統一的集約化檢修團隊,老那任負責人,該團隊平均年齡29歲,其中有15名技術骨幹。今年7月,風電場開展年度大檢修,從升壓站定檢到試驗,檢修團隊僅用40多天,就完成了9個風電場12座升壓站的定檢任務,節省了幾十萬的外委費用。

  一顆永不言敗的“責任心”

  兄弟們都說老那像一台永動機,閑不住,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2014年是老那任職高山子風電場場長的第一年,國産華銳機組質保期限将近,公司吹響了向自主檢修維護模式過渡的号角,生産系統全面部署啟動過渡前的準備工作。2015年,高山子風電場正式進入自主檢修生産運營,面對華銳風機出質保後的運維困境,他曾經幾度想向風機廠家求援,但都放棄了,并最終領着他的戰友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風電場有67台風機,每一台都是他的寶貝疙瘩。一旦風機出現故障,無論嚴寒,還是酷署,他總要連續奮戰至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高山子風電場經受住了考驗,在進入自主檢修的第一年就實現了機組利用率的不降反升,并創下了全場風機連續22天無故障運行的紀錄,實現出質保前都沒有過的好成績。

  2014年春節,一場凍雨凍脹了風電場的光纜保護管,影響了信号的傳輸,請來的外委公司認為溫度太低無法作業,才幹了一天就離開了。風機多停一天就多損失一份電量。老那決心自己修,他們找外委公司借來了設備,邊學邊修。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風電場裡熔接光纜,幾分鐘手就全凍僵了。他們輪流到車裡暖手,等手恢複了知覺,再接着幹,就這樣幹了整整9天,終于完成了搶修任務。就在那幾天,老那的女兒出生了,他匆匆趕回醫院看了一眼,第二天就趕回了風場。他說想着現場還沒有修好的光纜,想着班組的同志們,作為團隊的隊長,不能不在場。

  一顆志同道合的“團隊心”

  工作和生活中的老那不善言語,隻是用實際行動感染和激勵着身邊的戰友們。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真正熱愛這份工作,都能在這片朝陽事業的沃土上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價值。

  平日裡,老那帶領場裡一群80、90後小夥子們帶着幹糧、背着水,每天在風機上忙碌。滿身油污的他們成了風電場别樣的一道風景。

  除此以外,老那對于傳授技能同樣樂此不疲。“一個人能力再強能碾幾根釘?團隊強才是真的強!”這是老那當場長時公司領導叮囑他的話。為了加快培養和提升團隊技能,遇上沒風的天氣,他就帶領兄弟們上風機,給大家講解、培訓,分享他的經驗和收獲,教會他們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巡檢、消缺、大件更換、技改等等。對于别人的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并帶他們舉一反三,現場的員工都叫他“師傅”。

  創一流企業,建一流電場,做一流員工,在風場管理中,他們找來同地區風電企業的運行數據,進行對标分析,找出不足之處,重點提高風機運行可靠性,以最快速度消除故障,減少停機損失。他們常說:“風機不轉圈,不休禮拜天。”幾年來,高山子風電場作為新能源公司遼甯分公司最早的風電場,也是第一個出質保的風電場,在國産風機質量問題普遍多發的困境中,機組運行率達到99%以上,各項生産指标在五大電力對标中一直名列前茅,成為遼甯區域乃至新能源系統内有目共睹的“明星”和标杆電場。

  成績是幹出來的,實力是拼出來的,榮譽是苦出來的,面對贊譽,老那異常清醒,他深知前面的路還很長,不能有片刻的停留,唯有不斷前行。

文:新能源公司 張欣 李永晨   



http://qilinghang.com http://amazonlovereview.com http://dd6800.com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