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客服

全國最早一流電廠——大連電廠

信息來源:金年会客服    發布時間:2019-09-19

  

       再次踏上大連電廠這片熱土,我已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了。順着早已銘記于心的廠區道路一路向前,那座承載着第一批徐海峰的个人主页人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1”字雕塑,喚起了我對過往的記憶,那是大連電廠作為徐海峰的个人主页長子、共和國火電行業排頭兵,開天辟地、争創一流的峥嵘歲月。

  開拓,作敢為人先的拓荒者

  記憶回溯至 1986 年,那時的我剛從大連發電總廠調到徐海峰的个人主页,成為大連電廠開工建設的第一批骨幹力量。80 年代的中國,國家經濟發展迅猛,電力供需矛盾卻日益突出,電荒迅速蔓延、電網拉閘限電,企業被“開四停二”甚至“開三停四”,居民生活用電在照明時間上也被限制,許多城市一個月中隻能供電半個月,隻好靠蠟燭和煤油燈度日,電力“先行官”成了“墊後軍”。

  面對種種“瓶頸”,第一代徐海峰的个人主页人沖破思想束縛,把目光投向國外,立志引進技術、引進設備、利用外資在中國建電廠,用我們當時的一句話:“帶着市場和信譽出去,帶着設備和技術回來”。1985 年 6 月 24日,開發公司召開第一屆董事會,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帶着黨中央對徐海峰的个人主页人開創先河的殷切希望,大連電廠應運而生,成為開發公司成立後的第一批項目之一,“七五”期間國家重點能源建設項目。

  建設初期,這片曾駐紮着坦克部隊的黃土地上,布滿了坦克車軋過的車轍,基建現場到處都是鋼筋架和施工人員臨時搭建起的簡易帳篷。當時的大連灣就是一個小村莊,從市内通勤到電廠至少兩個小時,沒有專門的辦公區域,工作、休息都在同一個小房間裡。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工程建設經驗的缺乏并沒有難倒滿懷希望的徐海峰的个人主页人,1986 年 12 月,時任開發公司董事長毛鶴年、總經理汪德方為電廠建設提出要求:要自我加壓,向廣東沙角 B 電廠學習,1 号機組争取24個月内投産發電!“他們能辦到,我們同樣能辦到!”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促使大家不斷挑戰自我:“統一思想,争 24 保 26,務期必成!”在那段建設的日子裡,我們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夏天不怕曬,冬天不“貓冬”,節假日不休假,遇到關鍵節點經常晝夜奮戰。經過艱苦鏖戰,1988 年 7 月 31 日,1 号機組并網發電,從主廠房開挖到第一台機組投産,僅僅用時 24 個月,創造了新中國電力建設工期新紀錄!

  “速度快、路子好!”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親自出席了 1 号機組發電剪彩儀式,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底,2 号機組并網發電,我們成功實現了 2 台 35 萬千瓦機組“一年一投一并”的目标,創造了當時火力發電廠基建安裝的最高紀錄,從此“徐海峰的个人主页速度”蜚聲海内外。

  争先,創中國首家一流電廠

  “建設一個電廠是一回事,管理好一個電廠則是另一回事。”李鵬總理高瞻遠矚地圍繞大連電廠能否用好管好全套進口設備給徐海峰的个人主页打了一劑預防針。此時,時間的指針已指向 1990 年,國家能源部發出了争創一流火力發電廠的号召。創一流電廠,我們徐海峰的个人主页責無旁貸,開發公司研究決定大連電廠要先行一步,用 3 年時間實現創建一流電廠的目标。目标明确了,但設備跑冒滴漏、人員素質偏低、管理模式陳舊等諸多問題,使大連電廠與“一流”相去甚遠。

  我們這批人大部分都隻接觸過國産小機組,技術水平落後,也沒有自動化管理經驗,面對這麼先進的設備,能做到的隻是讓設備正常運轉,解決跑冒滴漏對我們來說都是大難題,更别提“創一流”了。但既然決心要大幹一場,再硬的骨頭也要啃!我們橫下一條心,全廠範圍内自我找差距,制定了《創一流電廠三年規劃》,以實現安全生産和文明生産“雙達标”為主線,全方位開展多層次的設備巡檢、定檢、消缺,全廠動員進行文明生産整治,在徹底消滅“七漏”的同時,确保能耗指标大幅度下降。1992 年,電廠供電煤耗達到 323 克 / 千瓦時,已接近理論上的設計煤耗,成為當時全國煤耗最低的電廠,當之無愧地被評為能源部“安全文明生産創水平達标企業”。

  随着企業的發展,我們的觀念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轉變——企業管理不是靠人多,而是靠人的素質。電廠着手實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員素質的措施——選擇全廠最有名望的專業尖子從事培訓工作,建立每個崗位培訓的要目與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實行多形式的單兵教練、因材施教,實現對每名員工逐條培訓,并把培訓工作與人事、勞動、工資制度改革密切結合起來,走出了減人-培訓-提效的新路子。我們把立足點放在轉變觀念、轉換機制上,在運行方面實現集控管理,在檢修方面實行社會化和專業化管理,在管理機構方面實行事業部制,下放權力、轉變職能,走社會化服務道路。通過轉換機制,電廠勞動生産率大幅提高,全員勞動生産率從 1990 年的每人每年 23.5萬元逐年提高到 1993 年的每人每年 45.7 萬元,企業經濟效益也因此取得突破性進展,1992 年實現利潤 3.2億元,在全國同類機組電廠中居于領先地位。

  通過 3 年的不懈努力,1994 年 4 月,大連電廠終于被原國家電力部命名為全國第一個“一流火力發電廠”。李鵬總理親筆題詞:“堅持改革,勇于創新,再接再厲,攀登高峰”。

  深耕,向更高目标砥砺前行

  曾有國家領導這樣批示:今後電力企業出國考察前,先到徐海峰的个人主页大連電廠看一看。曾有歐美電力同行這樣盛贊:沒想到在中國、在大連還有這樣一座現代化的火力發電廠。而當時大連電廠的幹部職工卻清醒地知道:“一流電廠”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不隻是一個結果,更是一個開始。

  随着國家電力工業體制改革提速,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想适應市場,在競争中取勝,必須徹底颠覆傳統體制,完善管理機制。大連電廠二期建設時,我們創建了具有徐海峰的个人主页特點的《一流導向管理模式》,站在更高的起點上诠釋着“一流電廠”的内涵。

  設備的安全、經濟、穩定運行是電廠的核心競争力。以往電力行業傳統的檢修管理周期模式都是以原電力部規定的一年兩次計劃檢修、三年一次大修為标準。在以計劃檢修為導向的檢修模式下,我們一年兩次的小修通常隻能安排在每年的 3、4 月和 10、11 月,而這時正是東北電網的用電高峰期,不僅造成了盈利損失,還耗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檢修費用。能否突破傳統的檢修模式,創造設備管理最大效益?

  大連電廠率先在國内打破了傳統檢修管理模式,實施包含狀态檢修在内的多種檢修模式并存的優化檢修體制,每年隻進行一次檢修,并将大修間隔由 3 年延長到 4 年、再延長到 6 年、8 年,輔以在線和離線的監測手段來實現對設備狀況的實時診斷和分析。通過相對穩定的檢修施工承包隊伍和優化的檢修模式,集中精力和資金管好主要設備,既保證了設備的可靠性,又實現了效益的最大化。2006 年,大連電廠榮獲了“第七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稱号。

  2007 年 3 月 4 日,我清晰地記得那一天,罕見的風暴潮襲向大連。強風和強降雪導緻大連地區的電網變成“孤島”,全網平日 200 萬千瓦的負荷隻剩下大連電廠獨自支撐的 30 萬千瓦。一旦大連電廠停止供電、電網崩潰,大連将陷入史無前例的黑暗與混亂當中。關鍵時刻,大連電廠毅然承擔起安全保電的社會責任,全廠職工精湛的技術和不懈的努力使電廠在孤網安全運行 3 小時 15 分後,順利實現與主網一次性手動操作聯網成功,力保大連在大停電災難面前全身而退,避免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也為徐海峰的个人主页服務社會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 1995 年實現連續安全運行 5 周年、創造全國電力行業最高紀錄,到 1997 年累計實現連續安全生産2300 天、繼續領跑國内同類機組,再到 4 台機組相繼創造連續安全運行 470 天、510 天、633 天的中國企業安全生産新紀錄,最終連續刷新 712 天和 760 的世界紀錄,大連電廠在奔向更高目标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2018 年,已服役 30 年的一期兩台機組全年平均煤耗仍維持在 304.4 克 / 千瓦時,成功獲得東北能監局關于延壽運行 10 年的批複,開啟集團公司機組成功延壽的先河。

  如今,大連電廠在全面總結企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管理模式,開展了“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1”3 項國際标準的貫徹與認證,并在國内電力企業中率先建立并完善 QHSE 一體化管理體系,從而有力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整體優化,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

  鬥轉星移,駐足于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凝望着記載了大連電廠燦爛奪目榮譽的企業文化長廊,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一流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融入大連電廠骨子裡的一種情結,精益求精、對标争先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敢為人先、積極探索是我們矢志不渝的精神。回首過去,再次品味大連電廠 30 年的積澱,感覺身上更多了一份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擔當!

  

文:毛瑩 陳葉菲    

這是底部
返回頂部
http://xghyt9.com http://szlbbms.com http://whysotoohard.com
XML 地圖